EN

我要采购
我要供应
我要推广
我要参展
我要观展
推荐
家具软装
食品饮料
酒店·商业空间
制药
食品加工包装
船艇休闲旅游
灯饰

「设计大咖说」关于设计那些事儿(上)

作者:

时间:2022-05-23 10:46

类别:

标签:设计大咖说

  5月16日,上海国际酒店及商业空间博览会「“疫”不容辞 云上互联 」线上展览「设计大咖说」节目火热播出,收获了广大观众的喜爱,直播间评论互动不断,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也给我们带来了受益匪浅的收获,接下来,跟小H一起再回顾一下吧!

  Q1.疫情之下,对于智慧酒店、无人服务和未来酒店业的发展有何观点?

  我虽然不是智能化设计师,但是如果要让我看的话,我希望智能化更多是放在客人看不到的地方,比如酒店后勤方面。

  我们大部分人不会看后勤这一块,去酒店会参观大堂、餐厅、客房,但不会去看它的锅炉房、水泵房、收货区,而这些恰恰是酒店真正的心脏。我认为智能化用在我们酒店的后勤是非常有利,因为它能提升舒适度,降低能耗,提高效率。

  现在酒店的智能化,像刷卡刷脸入住,智能音箱,智能开关,都是应用在前端、客人端。前期的计划很方便,很直观,我觉得这是很好的,但我认为应该适可而止。

  其实无人酒店在很久以前中国台湾已经实现。这边叫做汽车旅馆,客人开车到酒店里面,从check in到点餐,叫service,是看不到服务人员的,和现在的全智能化的酒店类似,都是减少一些人工成本及增加客人的隐私感。但我认为,作为服务业,人跟人不接触是不可能的,当办理酒店入住时,酒店服务人员通过寒暄,会给消费者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,所以在面对面交流时,我更期待一些有温度的酒店体验。

  Q2.您怎么看新冠疫情对酒店行业的影响?您是怎么带领您的团队应对这个严峻状况?

  新冠对我们住宿行业以及相关的行业,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,或者说是一张考卷。其实酒店一直以来存在很多问题,如果没有新冠疫情,它们还是一直存在,但是却被大家视而不见。比如很多空间、人力、能源的浪费,怎么花最少的钱,用最经济的成本,来设计规划及运营酒店,让营利最大化,这是我们长久以来不太关注的一个话题。新冠来了之后,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被凸显出来,我反而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契机,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,我们酒店行业,到底存在哪些问题,要怎么解决。

  我常常对我的同事们说,做酒店行业,就让我们回归对几个最基本纬度的审视,例如客人的需求,市场的趋势,技术的把控,运营的方式……酒店是一个实际的商业运营主体,而且请注意,开酒店是 “必须”营利的,并不只是在网络公众平台晒几张打卡照。只有当我们回归了对酒店营利的基本关照,咱们酒店行业才有明天。

  Q3.您畅想未来酒店会平台化,那么它链接什么东西会更有趣,更有价值?

  我一直期待幻想,也许酒店以后就是一个平台,就像虹桥枢纽一样,有酒店、交通、餐饮,还有办公等等,你很难去定义它具体是什么东西。

  在我们传统的概念中,酒店会包括吃饭、睡觉、宴会、健身……所以通常酒店造得很大,动辄两三万平米。可是真正住酒店会使用几次健身房?酒店的游泳池就算没人使用,也还要维护;餐厅没有客人,只要在营业时间,也必须入投相对的人力、食材、能源等等。这些设施空间,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绝对的需要,可是它在,就要耗费成本,耗费时间,耗费社会资源。

  我也想象,酒店也许以后就是一张桌子,客人来办理入住,就给一张卡,这张卡已经设定好了,房间就在楼上,健身房在对街,要吃饭可以到酒店推荐的餐馆,这个卡还可以变成去参观美术馆的折扣卡,或者变成去参加当地一个夜跑团的会员卡,它会提供很多链接的可能性。我觉得酒店会变成一个“轻”的东西,而不是像传统酒店那么“重”,什么都往里面装。

  Q4.Z世代,00后这一代的年轻人会有什么样的酒店体验诉求?设计师采用了哪些方式来吸引这些年轻人?

  根据大数据的统计,90后、00后已经占据了市场将近六成的消费主力,90后跟00后叫“千禧一代”,我们一直在思考或者揣摩他们这代人到底喜欢什么。上次五一的时候,我跟一个做互联网的朋友聊天,他说经过他们的大数据分析,五一住酒店的人的热门搜寻关键词,第一个是什么?我天真地认为可能是健身房、早餐之类的……但不是,第一个热门关键词居然是 “奶茶”。酒店跟奶茶有什么关系?这其实就是90后、00后的思考逻辑,跟我们曾经想的,习惯的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  我们这一代人想象的空间,可能需要脑洞更开放一些。我们坚持的东西,他们可能也不理解,当然我觉得这种碰撞也是很有趣的,值得我们去尝试。就比如我之前工作的世茂喜达酒店集团,我们从18年开始,开发一个针对年轻人的新品牌酒店。当时我就提出彻底抛弃前台,不要大堂的想法。其他人会觉得说,酒店怎么可能没有大堂呢?但酒店为什么一定要大堂?客人到酒店就一定要拿着身份证去check in吗?不能坐下先喝一杯啤酒,或者当地好喝的奶茶吗?

  我一直认为可以把一些东西做更多的颠覆、分解,比起一成不变,这样生存的可能性稍微大一点。酒店里面很多程序是不变的,但表现的形式可以变。90后跟00后其实很多想法是要把我们这代“打倒”,你们想要的我们就不要,你们喜欢我就不喜欢,但这也只是我的揣摩,世界在变,世代在交替,尝试改变,总比一成不变要好。

  Q5.酒店设计与医院设计是民用建筑中最为复杂的两类设计项目,您为什么选择了酒店设计作为事业发展的方向呢?酒店设计的复杂又在哪里?

  我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念的都是建筑设计。大家都知道,建筑有不同功能,在使用的范畴里面,医院跟酒店的功能性相对比较复杂,比如去医院的话,你要找到一个正确的路其实不容易,因为医院分不同的科,有不同的功能用途,有住院、急诊、内科、药房……其实酒店也如此,要吃饭、约会、住宿,健身、宴会……各种功能林林总总,这也还只是客人空间,更别提宛如迷宫的后勤空间,所以这类建筑使用机能相对比较复杂。从这个方面讲,我认为这种类型的建筑,设计规划的挑战比较大,就觉得好像有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,有探索不完的问题,有很多值得开发的可能性。

  当然也是因为我的职业生涯,一步一步走过来,一直接触并负责酒店项目,我觉得是很有趣的,可以去发掘并解决更多的问题。而且酒店也是大家很关注的消费目的地,就比如说,我们总会跟朋友分享,去哪个网红酒店打卡下午茶;但不会说,去了哪个办公建筑打卡。酒店是一个很有趣的建筑类型,我也喜欢在这个行业里面,一直在做工作,做研究。

  Q6.您说一个酒店的筹备需要36个月,要如何确保三年后开业的酒店能把控流行趋势?还是这种传统的酒店开发设计模式已经过时了,应该去创造更短时间的酒店开发模式?

  36个月是一般的五星级酒店一个操作标准流程。大多数酒店会有准备、设计规划、建造及筹备期,很多功能性的东西按照标准流程去操作,这跟三年后开,三年前开,其实差别不是太大。但是风格、市场性的东西很难说,有时候酒店产品会是一个设计风格的风向标,这个新锐酒店采取什么风格,可能会带领一批住宅样板房、商业设计的风潮。这就要看设计师对风格潮流及市场取向的理解,设计师也知道预判一些东西,创造一些东西。

  36个月这种模式,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所强调的是,一个标准的、且必要的一系列动作及流程,所以这个重点并不是 “36个月” ,重点是执行标准的动作流程,以保证酒店开业的有效性、及时性。

  当然这种开发模式也受到很多的挑战,比如说我之前服务的万达集团,酒店开发周期最短的是18个月,这18个月是从拿地、规划设计,招投标、建造,然后到整改、移交验收到开业运营。这个周期已经把所有的必要动作,压缩到一个极限,但是它也是可行的,且被真实地执行过。所以这也给咱们提供一个另类的思考路径。

  Q7.在您的职业生涯中,有那么多酒店上市,您能否谈谈国内不同区域的人群对酒店有什么不一样的不同的诉求?

  我认为酒店是一个非常在地的东西。在前10年或者20年,我们会希望,在上海的酒店跟纽约的酒店,巴黎的酒店是一样的,因为我们认为那边比较先进。但随着时间渐渐推移,我们现在希望上海的酒店就是像上海,这样才有意思。

  现在大部分酒店相对比较标准化,在乌鲁木齐和在广州的酒店感觉差不多,但它们一个在西北,一个在东南,地域的差异性非常大,文化差异也大,可是我们做的是同样的东西,在朝一个大量复制的标准化的方向往前走,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错误,减少浪费。(实际上,有些项目是复制了错误,复制了浪费而不自知。)

  但我期待,接下来酒店的差异性,或者属地性、在地性要更强烈。目前现在看起来也渐渐有这种趋势,每个酒店有每个酒店的风格,客人只能来这边享受这样的酒店和独特的风格,这样的酒店会越来越多,对酒店,对设计来讲都是一个好现象。

  Q8.对于消费者而言,五星级酒店价格昂贵,你认为这个价格为什么贵,这种贵有道理吗?

  我认为,以国内酒店的开发成本及运营成本,来对比酒店客房的售价,其实一点都不贵,不但一点都不贵,简直是太便宜了。一个酒店的收益,跟酒店的价格、成本,其实都是可以推导出来,算出来的。按照北美或者西欧酒店业惯用的“酒店千一”(酒店每房平均造价成本的千分之一,就是酒店常年平均房价水平) 理论来说,上海的五星级酒店,常年平均房价,应该在2,700块左右(以上海五星级酒店建造成本每平米16,500元为基础,经过一系列的推算结果)。

  但就算除去疫情的影响,以文化旅游部所发布的统计资料来看,2019年,上海五星级酒店平均房价不到800元/晚,跟理论中的2,700元/晚差距三倍。所以按照国内酒店的投资来说,酒店每晚的售价是相对便宜的。就算是我们国内五星级酒店售价最高的,均价最高的上海,酒店的盈利也是相对比较低的,基本上只有甲级写字楼的1/2到1/3。

  除了酒店的售价远远不匹配酒店的造价外,还有就是酒店所提供的服务。五星酒店硬件做得高大上,成本投入也高大上,但是服务作为酒店的软件来讲,其质量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么高,这也许是人们觉得五星酒店比较贵的原因。

  我之前住过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酒店,在尼泊尔靠近印度边境的一个小镇,售价只要5美金,但是给我服务体验却很好,所以酒店的售价,和服务是否匹配也是影响我们体验的一大因素。

  Q9.您对民宿酒店设计怎么看?对民宿酒店未来的发展会看好吗?

  我对民宿的理解,它就是一个老板或者老板娘,把家里多余的房子租出去,客人三餐都是可以和主人一家一起吃。国内的民宿现在可能也在朝着连锁化或是大型化发展,酒店行业百花齐放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,让我们消费者有更多不同的选择。可是对民宿来说,我认为客人想要的是有别于五星级酒店这种制式的体验,希望得到更人性化、更随意的一种感觉氛围,所以我认为民宿的发展,最好不要和它原始的这种设定发展太远。

  Q10.在国外,Airbnb是基于互联网的居住方式,国内好像不是很火热,西方的观念和东方有什么相同点和差异点?

  我认为这并不是东西方差异造成,纯粹是渠道影响。渠道是酒店的生命线,但中国的酒店渠道比较集中,airbnb相对可见渠道比较少,没有渠道就没有曝光量。

  Q11.目前中国高端市场比较认可意大利的设计,您认为意大利设计为什么对中国有吸引力?

 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,说这世界还有另外一个民族和中国的民族很相近,就是意大利,意大利很注重吃,中国人也注重吃;意大利注重家庭,中国人也是。那篇文章还举了很多例子,比较中国人跟意大利民族的共同性,这可能是我们比较认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原因;另外意大利有很独特的设计,对于美感、色彩、造型,都有他们独特的底蕴;还有我觉得意大利人,不受拘束,爱好自由,所以他们的设计天马行空,有创意,也有体验感,这对我们设计师来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吸引因素。

  Q12.有些酒店采用了大量的当代艺术品或者潮玩,您怎么看酒店中艺术品体系的角色?

  我们常常认为酒店的艺术品是设计配套,很多设计师的逻辑是,把硬装、机能都完成后,再来布置艺术品。但我现在渐渐发现,有一些相对比较小众的酒店,设计空间的时候都是先考虑艺术品(或是空间的体验感)。那些酒店的艺术品,把空间的氛围塑造得非常棒,哪怕四周都是白墙,但当有一个很有趣的艺术品放在其中,整个空间的价值会立刻上升。所以巧妙地运用艺术品跟空间照明的一些互动,空间氛围会很不一样。

 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把艺术品当一个主角,看艺术品不用一定要到美术馆、博物馆去看。酒店为什么不能作为展览或艺术体验空间?我觉得是有这种可能的。我常常强调,未来的酒店就是一个平台,它存在什么样的活动,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空间,是不能被单纯或固定定义的,这也会给酒店带来更多的可能性。

扫码观看完整直播回放

 

 

 

上一篇:直播回顾 | 「设计大咖说」关于设计那些事儿(下) 下一篇:社区售货机可以卖什么?

热门推荐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
喜讯 || 山东结力环境被认定为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
云象机器人落地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
因为有你净享美好丨乐柏美商务用品致敬每一位清洁英雄!
万胜科技以物联网为引擎 推动清洁行业变革与创新

版权所属: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

沪ICP备05034851号-77     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43号

首页

产品

发布求购

厂商

我的